本世纪初以来,对外文化艺术交流迅速增长,如何充满自信地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请世界各国友人一起来讲中国故事?对艺术人才的跨文化交流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为此,上海戏剧 学院在2006年开设艺术专业硕士时就开始探索以提高跨文化交流实践能力为特色的戏剧专业硕士教学。2010年招收全日制艺术专业硕士时正式启动, 2014年进一步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文化自信”,在2016年成果定型。在中国视角的跨文化戏剧交流学科建设的基础上,迄今培养出了近500多名中国学生和80多名外国留学生,既能在国内观众前演绎外国经典,又能对外讲述中国故事。其中的优秀学生在校内就有优秀作品演出,现在已经成长为青年艺术家。
明确戏剧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是培养学生既要了解中国思想文化和某种艺术形式,也要了解其它国家的思想文化和某种艺术形式;既能将外来艺术本土化,也能将中国艺术国际化;能融会贯通不同文化的艺术手段和元素,通过理论和作品沟通和加强不同文化的交流。
开展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内涵的跨文化交流学科建设,形成了一批既有中国文化底色,又有海外经历的导师队伍,提出了中国视角的跨文化交流理论。引进国际戏剧协会,召开国际会议,创作跨文化戏剧剧目,在国际戏剧节演出,提高中国话语权。把学科成果转化为课程和教学实践项目。
把跨文化交流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入编剧、导演、表演、舞美、艺术管理、戏剧教育各戏剧专业方向已有的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国际交流中心和研究生部共同在校级层面实施,开设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学”硕士项目(全英文授课),与美国常春藤大学合作主办冬季学院,在各专业方向举办国际戏剧大师班。形成中外学生融合培养、全覆盖和重点培养结合的教学机制。